【主持人】您曾提出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的未來發展一定要與“數字供應鏈平臺”、與行業發展、與產業技術相結合。現階段,產業界也在從傳統供應鏈向數字供應網絡發展。您認為提供SaaS服務的第三方數字化平臺在其中的作用有哪些呢?您能否以業內相對領先的數字平臺為例來做說明?
SHPGX導讀:國內大宗商品存貨融資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是什么?如何推動行業信用體系從主體信用轉變為動產價值?貨主、倉儲和銀行等各參與方都應注意什么?2月2日,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國內供應鏈金融權威專家、商務部市場調控專家庫專家宋華教授在做客某檔財經類直播節目時,進行了主題為“破局大宗商品供應鏈金融”的專場直播交流。
內容整理自宋華教授直播答疑實錄
【宋華】產融結合需要產業,每個產業都需要重構產業組織方式,把金融思維融入到產業里的每一個交易場景,讓金融成為流淌在產業里的血液,加速產業資金周轉,而實現這一切的關鍵就是建立數字平臺——當然,還有制度,但站在產業、站在企業的層面來看,現在破這個局的恐怕只能靠數字平臺尋找可能的方法。我不敢說是一定,但是是可能的。
因為只有建立強大的、真正的數字平臺,供應鏈金融才能落地,否則的話政策就無用武之地。這就涉及一點,今天的供應鏈金融在呼喚什么?在目前中國的場景下,真正要推動供應鏈金融,只能是建立從人際信任、或者說主體信任轉變為數字信任,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提出數字平臺概念的原因。
以中化能源科技打造的區塊鏈數字倉單平臺為例,該平臺通過融合區塊鏈、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最新技術對大宗商品等進行價值錨定,實現供應鏈中“車-船-庫”實時物流閉環管理,通過商業票據與實體貨物交接對應的方式,完成從物流閉環到信息數據閉環的大區域移動定位功能,使得貨物、運輸工具、貨物單證、支付憑證與發票和貨主身份五位一體,實時無縫捆綁,確保倉單能附著物權。
實踐表明,中化能源科技的區塊鏈數字倉單平臺可有效防范倉單造假、重復質押等風險,解決貨權清晰、物流溯源、價值保障、流通變現等難題,推動信用體系從主體信用轉變為動產價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符合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方向的。
=======================
一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