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手”也要跟上技術迭代的腳步
無人機成為油田巡檢不可替代的“千里眼”,如今,已經能夠獨立完成任務的史啟慧依舊覺得,這一新職業崗位需要膽大心細,更需要不斷練習和積累經驗。
“例如我們在油田企業,荒野上進行作業不僅范圍非常大,信號也不佳,圖傳效果可能更不好,都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又比如在東北,春秋季節風很大,冬天非常寒冷,無人機操作難度就會加大,這些時候我們就要憑借不斷提升的專業知識和個人技能應對各種困難了。”在史啟慧看來,目前無人機的類型越來越多,技術迭代升級速度越來越快,“飛手”還需要及時進行必要的培訓調整,跟上發展的腳步。
同樣,成為“飛手”后,羅錫坤需要進行大量學習。“無人機送貨是一個新奇的體驗,它的效率非常高,不需要等紅綠燈,就好像‘轉瞬即達’。”他笑稱,最初上崗時,按照相關監管規定要求,無人機配送需要在視距內運行,“我需要騎著電動車拿著遙控器追著無人機跑,和以前送外賣的感覺差不多”。
不久后,公司獲批可以在城市里做超視距無人機配送,羅錫坤開始坐在運營管理中心通過后臺系統進行監控,有時要同時監管好幾架無人機。“以前要不斷地跑或動手干,做了‘飛手’,除了個人技能的提升,由于無人機功能迭代太快,還需要不斷學習新功能運行的邏輯變化等。”
來到自己更感興趣的飛行運營崗,羅錫坤的收入增加了,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也有了更清晰的目標。“無人機領域還有很多專業證書可以考取,我在工作之余也會不斷學習更多的無人機操作技能,今年的一個愿望就是能夠把無人機教員證考下來。”
根據中國民航局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全國實名登記的無人機已經達到187.5萬架,僅有超過22.5萬人擁有無人機操控員執照。在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機器人工程專業主任李繼宇看來,無人機行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遠大于供給。
“未來幾年,低空經濟將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于專業‘飛手’的需求也會越來越迫切,未來的就業市場將充滿機會。”在李繼宇看來,行業人才缺口亟待解決,無人機培訓與高校結合或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模式,能夠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適應現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就在不久前,華南農業大學獲批成立中國AOPA高校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培訓和考試中心,主要為華南地區在校大學生及社會人員提供專業的無人機操作技能培訓與考核。而對于想要加入“飛手”行業的年輕人而言,考證過后還有不少難關。
李繼宇告訴記者,想要成為一名職業“飛手”,首先要經過至少半年的專業培訓,而想要從入門到熟練掌握,則需要2-3年的實際操作積累,相關培訓成本普遍高達3.5萬元。“如果想要考取教員執照,那就要有100小時以上的機長經歷,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同時,作為一名合格的‘飛手’,還需要學習掌握無人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安全操作規范、飛行技術和操作技巧、維護與保養、應用領域及案例分析等內容。”李繼宇認為,隨著無人機行業的快速發展,競爭也在加劇,更需要不斷提升個人技能和專業水平以保持競爭力。
京東2025無人機CAAC駕照全國百萬飛手招聘(點擊報名)
https://i9r99999.mikecrm.com/XS1r71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