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直播而火的北下朱,成了義烏流量活躍的地方。
北下朱村官方數據統計,如今有近7000家公司主體,3萬多從業人員。從全國各地來做直播的400多家平臺近2萬人,其中活躍網紅5000人。他們為北下朱及周邊村創造日均60萬件的零售訂單,年交易額超百億元。
擔任北下朱村黨支部書記13年的黃正興并不意外。從淘寶、地攤、微商到直播,他將這一切歸結為“順勢而為”:“經營戶通過抖音、快手、淘寶、拼多多等各大平臺引進來。因為賣的貨是北下朱的,最終將流量引到這。”
這些流量還帶進北下朱村委會。北下朱火遍全國后,黃正興和村長金景喜常年坐鎮社交電商產業黨群服務中心,接受各部門考察,還要接待全國各地過來的取經人。他們倆要有一個人出門,還得跟另一人請假,“兩個人都出去,不可能的。”金景喜調侃道,這份工作是“5+2,白加黑”。
一向不愁流量的國際商貿城也在試水直播。
廣東人唐俊彥在2003年進駐國際商貿城,9平方米的店鋪經營玩具外銷,出口到南美和東歐,一張單子能輕松做到百八十萬元,兩三個人一年可以做1000萬元,基本利潤10個點。
疫情影響之下,唐俊彥的店在今年3―5月外銷成交額為零。6月底,形勢有所好轉,拿下了五六十萬元的單子。但國外疫情前景不明,客人欠款問題嚴重,風險系數仍然較高。
為平攤經營風險,6月唐俊彥在北下朱開店,打通3個店面90平方米,年租金30多萬元。從沒試過做直播的他有點忐忑,“北下朱人流量大,開始不知道生意好不好,但每天車子、人流堵得一塌糊涂。”他決定試試,在北下朱以內銷和零售為主,固定主播8位,搞線上旗艦店做出口轉內銷。
高峰時,一天有近500人添加門店微信。唐俊彥知道自己的選擇沒錯,算了一下,近兩個月日均毛利兩三萬元,這才補充了他的現金流。
唐俊彥還是有點煩惱:直播瑣碎的事太多,買10塊錢的東西也要打包發快遞,人力和場地成本高,十幾個人一年可能都做不到1000萬元。“但北下朱優勢很明顯,零售也是批發價,國內只有這個地方有這個優勢。”
然而,并不是所有店主都看得上這些直播流量。國際商貿城的珠寶首飾區,不少店主以高品質為傲。他們堅信一分貨一分價,甚至有店主直言“要質量好、高端貨就到這邊來,要找便宜地攤貨就去北下朱,性價比還行。”
這些店主是嘗試過直播的。某飾品店外掛出尋求直播合作、招募主播的廣告。詢問之后,店主連連搖頭,“太麻煩了,還要打包發快遞,一對兩對的,掙不了多少錢。可以到我這里直播,但拿貨要么一款6對,20款120對起拿,三五折。要么原價零售。我們只提供貨,其他都不管,快遞你們自己弄。”
================================
【新聞】
中國e直播帶貨供應鏈金融13306003307(V同),
一件代發共享云倉:主播減去了自己先采購囤貨的問題,可以無壓力的開播賣貨。主播只要選定生廠商的抖音小店產品鏈接或快手小店產品鏈接,在自己直播間上了鏈接就可以賣,賣完由廠家小店訂單結算,廠家網店直接收款;直播帶貨主播直接分傭金;MCN機構直接分管理費。
中國E直播帶貨供應鏈機構協調廠家按規則48小時內一件代發!